《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政策解读

2021-03-11 00:0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主要阐明省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省振兴突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一、规划编制过程

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是科学决策、发扬民主、体现民意的过程,《规划纲要》是集全省之力、汇全省之智、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的成果。规划编制工作从2019年8月全面启动,大体经历了前期规划思路研究、规划纲要框架制定、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和报批三个阶段,共历时18个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景俊海书记担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建议起草小组组长,先后三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原省级老同志、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议,在北京主持召开专家咨询座谈会,研究谋划“十四五”发展,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韩俊省长两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规划框架结构、指标体系和主要内容。吴靖平常务副省长多次开展“十四五”规划调研,组织召开十余次座谈咨询会,广泛听取经济、科技、农业、教育、体育、冰雪、旅游、生态环境等各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其他省级领导同志分专项领题调研,深入谋划各领域“十四五”发展方向和重大任务举措。按照中央“开门编规划”的要求,我省组织开展了“十四五”规划网上建言献策活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征集各方意见建议1000余条。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省政府组织编制形成了《规划纲要》,两次征求地方、部门、群团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等各方意见建议,并与国家规划充分衔接。今年1月15日,省政府2021年第2次常务会议、省委2021年第1次常委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规划纲要》。1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规划纲要》。对照全国“两会”精神和要求后,3月31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公布了《规划纲要》。

二、《规划纲要》框架结构

《规划纲要》正文分为三个板块,共计16章76节、8万余字。同时,为突出操作性和实施性,《规划纲要》配套设置了3类47个专栏,列出了275个重大工程项目,64个重大发展平台和76项具体行动举措。

第一板块。即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振兴突破步伐,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三阶段”战略目标和“十四五”时期8方面发展目标。

第二板块。即第二章至第十五章,从14个方面提出了我省“十四五”时期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发挥科教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筑振兴发展强大动力;二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三是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推进服务业转型提质,培育壮大新动能;四是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强化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深化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内需;六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七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八是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软实力;九是巩固绿色发展优势,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吉林;十是拓展合作空间,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十一是实施新基建“761”工程,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振兴发展支撑能力;十二是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三是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福祉;十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吉林法治吉林。

第三板块。即第十六章“强化实施保障,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健全统一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三、振兴发展“三阶段”战略目标

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规划纲要》创新提出了“三阶段”战略目标,既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目标,而且描绘了到2030年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

第一阶段是到2025年,率先实现振兴突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总书记明确要求“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期间要有突破”。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我省2025年振兴发展总目标概括为一句话:即确保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率先实现突破。具体包括8方面“新”发展目标,即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科创能力实现新提升、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展现新成效、数字经济聚合新动力、生态文明开创新局面、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再上新台阶。同时《规划纲要》聚焦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设置了5类21项核心指标,约束性8项、预期性13项。具体指标和目标的设定,是经过反复论证、多方权衡提出的,既鼓舞人心、又实事求是。其中,“十四五”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设置为6.5%,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对标2035年远景目标。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估算为2万美元左右)。实现2035年目标,不考虑CPI、人口、汇率变化因素,15年现价年均增速需保持在7.4%以上。“十四五”是我省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的五年,需要保持合理的增速。二是在东北振兴率先突破的需要。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我省要率先实现突破,规划目标要予以充分体现。三是与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1年GDP增长6%—7%的年度目标相衔接。

第二阶段是到2030年,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推进形成支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六大体系”,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四大基地”,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实支撑。

第三阶段是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现代化新局面,有力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五大安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

四、吉林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规划纲要》立足补齐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短板”,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等“五大安全”,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体制机制、区域协调、开放合作、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举措和标志性工程项目,确保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率先实现突破。

一是以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为重点,推进在科技创新上实现突破。组织实施智能制造、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等13个重大科技专项,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立军令状”等市场化方式,攻克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创建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精密仪器和装备国家实验室、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创建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吉林辽源、梅河口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着力建设一批创新型市县,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

二是以“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为重点,推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突破。着眼“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实施“红旗”百万辆民族品牌汽车建设工程、主粮加工和现代食品产业跃升行动,打造汽车、农产品加工和食品、旅游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医药健康、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5个千亿级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商用卫星、通用航空、未来产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重点,推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实现突破。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打造东北平原粮食安全带,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现代种业创新提升工程、“秸秆变肉”和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推进粮食总产量迈上800亿斤新台阶。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网电气等基础设施。

四是以营商环境为重点,推进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一企一策一专班”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实现省属国企扭亏为盈。支持发展民营经济,放宽市场准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开展改革发展标杆民营企业示范建设,实施“个转企”专项行动,“十四五”期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力争高于经济增速。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是以中东西“三大板块”为重点,推进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突破。统筹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一圈三区四轴”城市化格局、“三区三带多点”的农业格局和“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的生态格局。打造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加快推进长吉、长平一体化,构建长吉“新双极”格局。壮大梅河口、敦化、珲春、前郭、大安等重要节点城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县城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功能。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

六是以“两河一湖”为重点,推进在生态环保上实现突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综合保护修复,实施十年绿美吉林生态保护修复计划,建设万里绿水长廊,推进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构建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两河一湖”等重点河湖污染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完善以“三线一单”制度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松花江、图们江、辽河等重点流域水质生态补偿机制。

七是以“五个合作”为重点,推进在开放合作上实现突破。把深化开放性国际合作、全方位对口合作、多层次战略合作、紧密型专业合作、前瞻性共建合作“五个合作”作为我省融入和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调整优化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重点,推动与各省区“1+N”合作向“1+N+X”拓展,推进吉浙对口合作“一市一园区”建设,合作共建哈长城市群和哈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设立吉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战略平台,畅通长吉珲、长白通(丹)“双通道”,常态化运营“长满欧”“长珲欧”货运班列。

八是以新基建“761”工程为重点,推进在基础设施上实现突破。实施沈白敦白高铁、长春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等重大工程项目,构建以哈大、珲乌线为“大十字轴”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建设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引嫩入白扩建等重大项目,构建调蓄结合大水网。加快吉电南送特高压工程,打造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陆上三峡”,构建现代坚强电网。谋划建设中俄滨海—吉林海外天然气登陆通道,构建“两横三纵一中心”输储匹配的油气管网。实施5G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完善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设施体系,构建运行高效智能信息网。全面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发展质量,加快建设长春市轨道三期和吉林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构建功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

九是以就业收入为重点,推进在民生福祉上实现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25年,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育运动、养老托育等领域服务供给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是以安全稳定为重点,推进在社会治理上实现突破。统筹新时代振兴发展和安全稳定,防控经济社会各领域风险隐患,建设平安吉林、法治吉林,确保经济行稳致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防长治久安。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范遏制各类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和药品质量提升行动。深化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由乡村治理向城镇社区治理延伸。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和“一村一警”“一网格一辅警”工程。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维护国防安全。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实现吉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体现新担当,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为确保“十四五”率先实现振兴突破、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而努力奋斗!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