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有一句话:有无相乘,虚实相生。
简单来讲,就是直观和抽象相辅相成。
在老子看来,看不见的东西比看得见的东西更重要。
对于招商来说,像对外宣传园区的地理位置、主导产业和功能配套、优惠政策等等,这些都是看得见的东西。
但是,招商的目的不止在把企业招进来,最终还要看怎么和企业打好配合、提升产值效益。
因此,这不光依赖看得见的东西,还得靠看不见的东西。
看不见的东西是什么?
一是懂企业,二是守约定。
首先是懂企业。
这件事好说,但并不好做。
目前,有些园区还是摆脱不了开发商的身份,只停留在招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对于产业不够了解。
就好比请客吃饭,得先弄清楚请多少人、请哪些人,才能按人数配餐、按口味上菜。
你给潮汕人点了一锅水煮牛肉,给四川人点了一盘清蒸鲈鱼,就算找顶级名厨来做菜,再贵再用心,终究也是没对上喜好。
在谈项目的时候,你只有足够懂客商才能把握住他的投资意向。
有的客商重视产业生态,你就把自家产业发展情况和上下游介绍清楚。
有的客商重视政策扶持,你就得知道企业需要蒸汽还是电、是否需要无尘车间等等,针对性地给予优惠政策,为他考虑运营成本。
企业在选址的时候,几个园区看起来差不多,选来选去也没有头绪。
要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打动企业投资的“芳心”,园区还得在研究企业的工作上下足功夫。
毕竟谁不喜欢和懂自己的人合作?
不过这个“懂”的功夫,不能只下在招引阶段。
众所周知,培育产业链需要时间。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待创新研发类企业更不能盲目的急于求成。
一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总裁指出,对于新药研发需要的基础研究和资金投入,很多人还不理解,更不理解新药开发的难度,理解不了活性分子和药物之间的巨大差距。
园区不考虑具体情况,只规定短时间内必须产出结果,这种举措并不能把小苗培育成参天大树。
换而言之,如果园区不懂企业,也就无法理解企业的难处。
疫情之下,大部分政府园区即便自己“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也要为企业减免租金;打开绿色物流通道,帮着企业抢回订单,最大化减小负面影响。
反之,有的地方却竭泽而渔,以“应对疫情影响加强协税护税”名义干扰税收征管秩序,严重增加企业负担。
作为市场的引导者,园区必须既要算好自己的经济账、长远账,更要帮企业算好利益账、发展账。
先懂企业,再进阶为“先人一步”,想客商之所想,更要想客商之未想。
才能真正实现政企同甘共苦、合作共赢。
第二个看不见的东西,是守约定。
承诺的事情不能说变就变,签订的合同不能说毁就毁。
为了成功引进项目,说着放宽限制、给各种好处,等企业拎包入驻,却发现项目审批难不说,之前的好处一概不算数。
“我以为你是君子,结果被放了鸽子。”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提出了“250定律”。
内容是:每个顾客身后,大体有250个亲朋好友。如果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
招商也如此。
服务好一个客商,就创造了吸引250个客商前来投资的机会。
不想让任何一位客商失望,就要遵守每一个约定。
有时遇到不得不和企业有分歧的情况,也要争取做到尽善尽美、有始有终。
比如园区内的企业产能较低,不符合发展要求,经多方协调也不能解决现状。
唯一的方法就是说服企业搬到更适合生产经营的地方。
在充分给予搬迁安置等补偿的同时,园区可以依靠手里的资源,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地区,保障其顺利搬迁。
有格局,守信用,还有完美的售后。
正是感受到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企业才逐渐认可园区,把园区介绍给更多企业。
兴许这里就有你心仪很久但是始终没机会见面的企业。
如果机械地把优化营商环境理解成“试卷答题”,就很可能会掉入“应试教育”的陷阱。
甚至会出现“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应试策略”。
过于强调应试技巧,会忽略实际效果;过于追求热闹,却缺乏务实。
在打磨“高端办公”“高新聚集”等亮眼招牌之余,也可以仔细想想怎么打磨好“看不见”的招牌。
虚与实强力结合,下次再和客商谈判,到手的项目还能飞走?
来源:招商网络
展开